首页 >魅力中国 2023年-41期
文献列表评论
  • 1

    基于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与探索

    作者:田甜薛凌云龚琰冯李页码:49-51

    摘要:本文以新型建筑材料的企业横向科研项目为背景,探讨了一种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该模式旨在通过科研项目驱动的研学一体方式,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和高级技术能力的人才。文章分析了横向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介绍了模式构建的要素与流程,并提出了培养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满足企业需求,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

  • 2

    新时代高校朋辈心理热线紧迫性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

    作者:李善姬崔美玉页码:97-99

    摘要:新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对高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要使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主动寻求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也不断采取一些措施,但难以及时满足学生心理咨询的需求,仍然存在学生心理咨询需求服务量大与咨询服务资源匮乏的矛盾。因此充分发挥朋辈热线的作用,积极开展朋辈心理热线是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有益补充,也是高校有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延边大学实践经验浅谈高校开展朋辈心理热线的紧迫性、开展朋辈心理热线现状以及优势,提出加强高校朋辈心理热线的举措。

  • 3

    智慧文旅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研究

    作者:李小清页码:163-165

    摘要:智慧文旅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文化旅游领域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智慧文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知识普及的场所,承担着积极推广阅读的使命,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阅读推荐和多样化的服务,吸引更多人参与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研究智慧文旅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旨在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通过创新阅读方式和丰富阅读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阅读,促进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 4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当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作者:梁可斌页码:70-72

    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实践空间、开发思政教育价值的作用。基于此,从以课堂为阵地,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以实践为途径,实现知行合一教育;以环境为依托,在耳濡目染中教育;以教师引导为主,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四方面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路。

  • 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作者:余芳页码:7-9

    摘要:新媒体正在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道德失范问题,如交往失范、学术失范和消费失范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包括学生的思维不成熟、网络技术的监管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本身的特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以及完善网络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防止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的发生。

  • 6

    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宋英健页码:13-15

    摘要: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源头,也是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和工作要求。本文立足于党建工作日常,从当前大学新生思想动态及特点、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面临的问题、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为新生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扎实开展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

  • 7

    浅谈博物馆宣教如何与学校教育融合 ——以学书题词传承伟人精神为例

    作者:刘小杭页码:112-114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书法教育结合伟人精神进入学校课堂,馆校共建书法小课堂“学孙中山题词,传承伟人精神”这一主题活动。博物馆宣教工作不仅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 亦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馆校合作共赢理念促进博物馆宣教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在翠亨学校(小学)通过让小学生参观、听讲、玩学结合;临摹和书写孙中山题词,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法基本知识, 还提升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了独特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提升;在学习伟人精神的同时,把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扎根在学生心里。活动起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作用。

  • 8

    秦皇岛打造一流旅游城市的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陈争伍徐晓唐金凤页码:142-144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 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描绘了蓝图、明确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大背景下,秦皇岛要进一步加快建成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走出自己的国际一流旅游特色。首先,对标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标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发展目标。第二,分析秦皇岛国际旅游方面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第三,分析秦皇岛俄罗斯旅游市场的特点。第四,针对秦皇岛国际旅游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对策。

  • 9

    数字经济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驱动、路径、评价

    作者:陈茜页码:64-66

    摘要:文章首先从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学校生存发展、学生个体竞争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的驱动因素。然后通过研究发现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财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要从理念转变、培养方案、知识体系、技能培训、师资力量、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构建培养路径。最后,从完善教学过程全链条质量监控和落实具体监控工作两方面检验数字经济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质量。

  • 10

    医养结合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例

    作者:代春媛罗曼邓岚之李青莲页码:133-135

    摘要:目的:为调查中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 305 名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居住地、退休前职业和收入因素对中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多数中老年人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宣传,提高中老年人对其的认知度;优化“医疗 + 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养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