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中国 2022年-51期
文献列表评论
  • 1

    新媒体基层新闻宣传面临的问题与机遇研究

    作者:周杨页码:4-6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基层新闻逐渐形成了上升的趋势,将自身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合力化以及科学化,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促进基层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实现新闻报道大众化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基层新闻宣传的问题与机遇,探讨了新媒体基层新闻宣传的发展策略,望能够实现基层新闻宣传的目标。

  • 2

    新时代大陆高校港澳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

    作者:张晓芹页码:37-3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部对高校中国港澳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思政课的推动顶层设计实践和创新;优化课程设计,提高中国港澳台学生获得感;丰富叙事范式,推动话语体系的建设等路径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对中国港澳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应时之举、有力之举、创新之举。

  • 3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作者:马钢页码:109-111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需要在保障生态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旅游行业呈现出绿色化以及持续化的特点,也是一种理想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只有对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路径的合理选择。才能够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就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

  • 4

    龙栖山森林康养课程需求调查研究

    作者:吴敏婕宋玉婷罗萍赖华龙页码:13-15

    摘要:立足于实践调查,将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SPSS 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参与、推荐和重游森林康养基地的意愿强烈。现阶段以缓解压力、亲近自然、增强体质为森林康养的主要目的。在出行的具体安排上会优先选择在春秋两季与亲友参加 2~3 日的短期康养之旅。大多数人选择出游距离以不超过 4 小时车程为宜,更愿意花费 15% 以内的月收入在体验类和食品类的康养项目上。最受欢迎的课程类型为保健型、饮食型、运动型。相较于体力和货币成本,更关心康养课程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在课程影响要素方面,硬件设施条件和课程师资的专业化备受调查对象的关注。基于调查结果建议康养基地要主动培育优质的客源市场,打造多元的课程体系,拓展可持续高水平的技师团队。

  • 5

    文艺晚会主持词的诗意表现性美学风格

    作者:秦菁华页码:43-45

    摘要:文艺晚会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之一,其内容涵盖了相声、小品、戏剧、舞蹈、朗诵、歌唱及演奏等不同表演内容,通常,评定一台晚会的成功与否,大多是以节目内容及灯光舞美等方面为主,而主持词作为贯穿于晚会整体流程的重要环节,能够将不同节目有效整合联系在一起,通过提升主持词的诗意表现性美学风格,结合科学有效的主持素养与方式,能够对晚会整体氛围进行烘托与升华,有效激发出观众情感等方面的共鸣,促进晚会整体质量的提升,为现代文艺晚会设计制作领域整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主要对文艺晚会主持词的诗意表现性美学风格进行分析探究。

  •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意向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翟星然页码:52-54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面临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企业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的双重挑战。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就业形势越严峻,大学生越需要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掌握最佳的求职技能,找工作时事半功倍,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本文首先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其次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最后就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就业的调整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有所帮助。

  • 7

    《乐记》的乐治逻辑

    作者:康璇页码:91-93

    摘要:《礼记·乐记》中的音乐主要是一种政治手段。音乐是天地之道化成的,具有不可撼动的本体地位。音乐来自于人心,同时,音乐对于人心来说,有着直接地感发作用。圣人将天道自然的精神糅进礼乐,制作出和谐的音乐。君子是施行乐教的主体,百姓接受乐教。乐教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人各居其位,以道制欲。乐具有正统性,这个正统性排斥地方音乐与民间音乐,压制一切“溺音”。通过乐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治理情况。因此,《乐记》中的乐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方便治理。

  • 8

    中古时期“的”字词汇意义及语法功能的考察

    作者:刘诗梦页码:67-69

    摘要:本文采用语言历时研究法,对“的”字从上古至中古时期的语法功能演变进行了梳理。以此描绘出“的”字发展到中古时期,作为名词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逐渐弱化,词语含义逐渐虚化的过渡过程。

  • 9

    基于环境法与生态化民法典协同发展的法治建设研究

    作者:陈晓页码:70-72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五大文明”之一,其理念和精神在我国各个领域实现渗透与融合,这也是近些年来传统法律“生态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编撰完成的《民法典》中我们也能看到大量的“生态化”立法特征,这些规范构建了民法和环境法的联系,也是依法治国背景下民法和环境法能够协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有必要就法律生态化和生态化民法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以确保其合理性与合法性。

  • 10

    泸沽湖镇旅游文创产品现状调查

    作者:杨甲初布吃顾益丹王雨兰杨良雪杨雪页码:118-120

    摘要:旅游文创产品能承载和展现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介绍了泸沽湖镇走婚桥和泸沽湖镇格姆街道社区旅游文创产品的种类和旅游文创产品经营模式,重点研究了泸沽湖镇摩梭文化旅游文创产品。通过实地调研、网络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结合,了解当地旅游文创产品实际情况、受访者对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对泸沽湖镇旅游文创产品提出发展建议,致力于促进泸沽湖镇旅游文创产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