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中国 2023年-49期
文献列表评论
  •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支教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为例

    作者:闻懿远朱晴晴页码:52-54

    摘要:2020 年全面脱贫目标已经实现,乡村振兴成为重要议题。如何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在提倡特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地区的“造血式”发展,“教育扶贫”是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大学生支教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支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从高校、学生个人等层面提出提高大学生支教意愿和推动支教项目开展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支教实效,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助推乡村振兴进行科学探索。

  • 2

    探析智能机器人在动车组检修中的应用

    作者:蓝正新郭译聪页码:142-144

    摘要:2018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人工智能给我国各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人工智能 (AI) 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各国陆续将其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集合,已经开始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我国新时期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宏大蓝图中,高速铁路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数量足、结构好、技术水平高的动车组司机队伍刻不容缓,优化提升动车组司机的运用组织效率也极为重要。然而在最近的一些年来,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使其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随着出现,同时在各种工厂流水线上具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动车组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虽然比以往具有着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对其高效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所以必须要深入地开展分析和研究,使其能够全面提高智能机器人在动车组检修中的应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如何加强智能机器人在动车组检修中的应用,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 3

    河北梆子的艺术价值及创新策略

    作者:杜丽娜页码:1-3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河北梆子的艺术价值及其创新策略。首先,文章指出河北梆子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文章分析了河北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认为要实现其传承与发展,必须进行创新。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拓展演出市场、融合现代元素等,以期为河北梆子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总之,本文旨在强调河北梆子的艺术价值,以及通过创新策略推动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 4

    新媒体时代下戏剧影视艺术语言的美学特征

    作者:刘晔涵页码:13-15

    摘要:戏剧影视本身就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其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的精华,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并通过将时间空间、造型表演、视听觉等美学特征相结合,从而呈现出无穷的美学魅力。新媒体是“互联网 +”下的时代产物,其具有覆盖范围广、受众多元化、内容丰富化等特征。新媒体时代为信息的传递产生了广阔的平台,无线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了移动性的特点,只需要通过智能的手持设备,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观看戏剧影视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须复杂的剪辑和繁杂的后期,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全球实时传播,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优势。新媒体框架中包含了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这为戏剧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媒体相比,不管传播速度还是内容呈现,新媒体的传播力都更强,具有社会话题热度高、内容素材丰富等特点,这对于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 5

    高考生心理调适:正确直面考试的策略

    作者:赵曈安页码:43-45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考生如何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正确处理压力和焦虑、变压力为动力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解读。本文旨在帮助高考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考试,通过调整心理预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实现优异的考试表现。

  • 6

    论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中的现代性意识

    作者:刘松梅页码:64-66

    摘要: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文社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转型和创新,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中的现代性意识愈发重要。

  • 7

    民办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作者:商岚佃小东页码:34-36

    摘要:大学生流动党员是新时期下特殊学生的党员群体,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部分。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及研究,已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为例,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特点、教育管理现状,以及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 8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化内涵的建设背景与路径 ——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郭琳琳李稳好杨灿页码:151-153

    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举措,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对于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乡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河南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化内涵的建设背景,提出了河南乡村文化内涵建设的工作路径,为全国其他省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9

    3D 打印智能花盆的设计与创新应用

    作者:黄明杰马国娟瞿水星李娜杨建春页码:127-129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植物爱好者和科技追求者之间应运而生一个完美的结合点——3D 打印智能花盆。本文介绍的 3D 打印智能花盆结合了 3D 打印技术和智能科技,具备传统花盆所没有的功能和特点。本文深入探讨了 3D 打印智能花盆的现状,设计思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 10

    短视频时代坚守舆论传播阵地研究

    作者:毛昌盛页码:7-9

    摘要:短视频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抓手,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实践。短视频具有时效性强、交互性强、用户粘性强、传播力强等优势,但遮蔽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权威性、完整性、影响力以及辐射力。对此,主流媒体以入驻短视频平台为契机,发挥短视频优势,坚守舆论传播阵地,始终担当社会舆论正向发展的引领者。